ENGLISH

科学研究

福州大学林森教授来校访问并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09 16:43|浏览量:   来源:   图文:张文达 李云兴 审核:顾志国 潘庆伟

在2024年1月6日下午,我院有幸邀请到了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林森教授莅临访问,并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A316学术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单原子催化:机理与动力学”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顾志国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林森教授首先深入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的原子结构特征,全面阐述了单原子催化在精准调控反应活性与选择性方面所带来的新机遇。然而,他也指出单原子催化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反应和动态过程,理论上的研究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人们对其认识仍然有限,特别是在缺乏对单原子活性中心与配位环境之间关联的准确认识方面。此外,在了解活性中心结构和反应关键物种动态变化方面也存在认识的欠缺。这一认识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催化剂的开发。在报告的下半部分,林森教授详细介绍了他领导的基础理论课题组在单原子的多相催化理论研究方面最新的成果。报告的重点分享了该团队通过第一性原理出发,努力发现或阐明重要单原子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通过总结单原子活性中心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新的策略,并尝试发展新的催化剂模型以解释令人注目的催化过程。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林森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密的演讲风格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对林森教授分享的知识充满兴趣,并在报告结束后积极提问交流。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

林森博士,现为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福州大学,目前在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任基础理论课题组组长。从事多相催化理论研究,专注于理解催化物种在表界面的动态演化,提出了“气体-吸附物碰撞促进活性中心循环再生”的重要概念,发现外壳层化学环境对催化活性中心的关键作用,开发了外壳层化学环境依赖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催化选择性描述符;提出了“单原子助催化剂”模型发展了助剂-活性位“双位点催化剂”新模型。近5年,以(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Catal. (1)、Nat Commun. (1)、Sci. Adv (1) J. Am. Chem. Soc. (3)、Angew. Chem. Int. Ed.(4)、Chem (1)、ACS Catal.(7)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70篇,参与编著英文著作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福建省重点项目1项,2021年入选福建省“维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福建省百千万工程人才。

报告会现场

林森教授与师生讨论交流